《臺積電》到美國投資400億美元,建設兩座新廠,第一座工廠生產4納米芯片,2024年開始量產,第二座工廠生產3納米芯片,2026年開始量產。
《臺積電》的計劃聽起來很宏偉,加上很多《臺積電》的技術人員啟程前往美國,令很多人以為《臺積電》將被掏空,《臺積電》將變成《美積電》......
其實,《臺積電》的最先進產能仍然集中在臺灣。根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的報道,在2023-2026期間,《臺積電》將逐步在臺灣7個地點啟動3納米芯片的量產。更為先進的超尖端產品“2納米”也將自2025年開始在4個地點啟動量產。
從產能的角度看,如果按照12吋晶圓計算,《臺積電》的產能分布如下:

因此,即使《臺積電》在美國建設2座工廠,世界尖端半導體的9成左右集中于臺灣的狀況也不會明顯改變。
在大型民間智庫《臺灣經濟研究院》擔任分析師的劉佩真強調,臺積電的先進制程依然植根于臺灣,此次敲定的在美追加投資和產能均非大規模,此類投資,雙方合作象征性意義比較突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