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度 3|
筆者感覺到,前《環球時報》總編輯胡錫進日漸變得親民了,寫文章也少有打官腔和穿靴戴帽的老八股了。
比如,今天他在微博上發表的《老胡陽了哈,這下“踏實”了》中說“老胡陽了哈,今天早上測出來的,比兩周前我預測自己會在一個月之內中招早了很多天?!?/font>
接下來他頗具幽默地說:“老胡陽了好啊,因為我是放開封控的輿論支持者之一,有人給我貼‘躺平派’標簽,現在北京市那么多人感染了,我要是不陽,簡直是‘不足以平民憤’。過去一個多星期,老胡去了醫院、急救中心、商超、快遞公司等‘復雜地方’采訪,我是預感到自己很難躲過的,但也抱著可以‘在刀尖上跳一個漂亮平安舞’的僥幸,很注意個人防護。但前天夜里我采訪完快遞公司,回來后就覺得有不適,夜里疑似發燒,但沒測。昨天下午才發現自己真的發燒了,但當時是陰性,今天早上測出來兩道杠,這下‘踏實’了?!?/font>
好一句“這下‘踏實’了”!它不僅表現出對“陽了”的輕蔑,也表明在他初嘗到了民間的苦果后,終于融入其中并樂與草民為伍了。由此可見,體制中人在崗位上時說話句句都會替體制掃地、站臺;一但退休,失去了往日的權勢,回歸田園后若不與庶民為伍,說民生苦樂之話,基本上也就成孤家寡人。所以說,人是隨著地位的變化而變化的。
截圖:胡錫進的微博恰好,剛才我的親戚發來微信稱:“我們一家團滅(陽了),您保重!”
我答:“不要緊,過了這關就好了?!?/font>
親戚吐槽道:“防了三年,沒怎么出門,戴口罩手套,噴消毒液,落得這個下場!”
我安慰道:“染陽的人越來越多,就連胡錫進都被陽了,可他挺樂觀。心態好,比吃藥好。挺住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