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度 2|
古樹清泉、修竹奇藤的常德桃花源,面臨滔滔沅江,背倚巍巍群峰,景色得天獨厚。黃昏時分,車子拖著飛塵,由湘黔公路折進氣宇軒昂的“桃花源”門樓式牌坊,只見兩邊大書一聯云:“紅 青山斜陽古道;桃花流水福地洞天。”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的氛圍便不覺撲面而來。和文學作品一 ,用不著過分考證其在現實中的有 ,只要能夠營 出一份引人思索和令人精神愉悅的氣氛便是好去處。桃源之游的妙處,首先在于“欣然親往”之前,全不知道將會有什么見聞。
相傳自晉至明,桃花源風景以公路北側的桃花山為主,明朝以后則以南側為主,現在有景點二十余處,經過“夾岸數百步”的桃林,一座單拱石 的“窮林橋”直通菊圃,廊廡繚繞、屋宇盤錯,有歷代吟詠桃花源的碑廊林立其后,過玉竹亭、遇仙橋、秦人古洞,便到了桃花潭上,徘徊在“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”的洞口,聽人介紹說:原先古洞由于地殼移動而蹋陷了,現在這里是后人開鑿的。深感現實比虛幻更 常。穿洞而過至豁然軒、延至館,心想:應是宴請漁人處了,卻見門前杏黃旗幡在夕陽下隨風而動,大書“擂茶”二字,確是《桃花源記》的意外。
看了一回攤主在擂缽里放入芝麻、花生、茶葉等做擂茶后。不由得要了一碗,挑了個僻靜處坐下,舉目遙望青山白云紅葉,想起有一位古代哲人曾經說過:男人的天 在于馬背上、酒杯里、和女人身邊。然而此刻浮生偷得半日閑,對于一個擁有過昨天的成功、失望、喜悅、痛苦的人,也許更容易使他覺得:此刻的休閑,離人生的天 更近一些, 為這些擁有,才是進入天 必須具備的財富,如果只擁有過太多的懶惰,天 是很難與他有緣的。
月上東林,應邀夜宿山上桃花觀,見觀內有許多歷代名人的題匾和書畫,裝點得分外古樸,順著兩廂閑步出來,月光如水,見峙立著建于唐代的兩個亭子,如鵬翼輕展,院內蒼勁的唐代羅漢松如故人相語,古月照今塵,思緒隨著晚風吹動山嵐,遙接千里。陶淵明給后人留下一個神往的樂園,然而,這不過是一個缺乏玩具的童年,桃源里的秦人是一定覺得乏味的,他們一定會更向往洞外風雨萬千的世界,只 為這里連夢也是別人設計好了的。
原載香港《文匯報》2008年6月3日